[中文系系列讲座31]朱自立:关于新时期人性与人学问题的思考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3日 访问次数:

中文系列讲座

报告题目:关于新时期人性与人学问题的思考

报告人: 朱立元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主持人: 杨春时

时间:  2008年5月23日(星期五)下午 15:00
地点:  人文学院(南光一 320)会议室

主办单位:金沙990活动大厅中文系

报告人简介:朱立元,男,汉族,上海崇明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主要社会兼职有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教自学考试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等。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美学。主要科研成果有专著《黑格尔美学论稿》、 《接受美学》等;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通史(1——7卷)等;译著《美学文艺学方法论》、《审美经验论》等,发表论文200多篇,主要收入《思考与探索》、《美学与实践》、《理解与对话》等论文集中。

 20085月23日下午15:00,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朱立元教授在人文学院320会议室为金沙990活动大厅中文系的广大师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题为《关于新时期人性与人学问题的思考》的讲座。该讲座由人文学院中文系主办,王诺老师主持。朱教授的选题和讲解不但切合时下倍受瞩目的热点话题,而且具有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显示出了他本人深切的人文关怀。因此,虽然讲座时间长达两个小时,但是同学们依然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并且在讲座结束后提出问题与朱教授交流。

讲座伊始,朱教授便提到了近日震惊中外的5.12汶川大地震事件,并且为在场师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近日刊登于《文汇报》中的一篇题为《去往天国的孩子,妈妈想你》的诗歌,令现场师生无不动容,感慨万分。朱教授抓住了这个契机,深刻地指出,在这场特大自然灾害面前,人性的光辉在许多中国人的身上显现了出来。从抗震前线传递过来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更是让他感动不已,尤其是全国哀悼日的设立,更是充分地体现了人道主义在中国的全面胜利。而这种人道主义的内涵便是广博的、普适性的爱,它是人性的升华。朱教授通过对感人肺腑的诗篇的画龙点睛式的提炼,就把这次讲座的主题鲜明地揭示了出来。

接着,朱教授对中国17年文学和文革文学作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勾勒,他指出,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国文学依然偏离人性的轨道,人道主义问题避而不谈。朱教授指出,如果说建国之前的文学由于其所处时代环境的原因而对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进行批判是情有可原且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话,那么建国之后依然对文学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进行批判那就显得不合情理了,文学也因此丧失了自身独立的品格。对此,朱教授进行了举例说明,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钱谷融先生由于在1957年发表的《文学是人学》的文章中讨论了人性问题和文学本质问题而遭到了政治批判。具有类似遭遇的文学家和理论家还有巴金、胡风等。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人性论浮出了水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始,文艺创作首先突破了人性论的禁区,出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等文艺流派和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文艺理论界也展开了关于人性的普遍性、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文学该不该谈人性、人道主义以及该如何表现人性、人道主义等讨论,由此,人性论禁区被突破,“文学是人学”的主张逐步确立。

85年开始,文学界出现了新潮文学、新写实小说、身体写作、王朔热和王小波热等几股文学思潮,这些新兴的文学思潮体现了作家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意义的无情拷问,然而,面对着“三消文化”的愈演愈烈(朱教授概括为消费、消遣、消闲文化),尤其是下半身写作等现象的出现,人类道德的共同底线也存在着被彻底突破的困境。樊星在《文艺报》中发表的《永不熄灭的人性之光——新时期文学的人道主义研究》一文中,把上述文学思潮划入了非人道主义的范围。他认为虽然非人道主义异军突起,但是人道主义并未消亡,它们之间呈现了彼此冲撞、此消彼长的态势。樊星的观点颇有洞见,启人深思,朱教授也比较赞赏。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朱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的现状是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种思潮并存,而总的来说,中国的现代性还没有完全确立。在物质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人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匮乏、民主、法制建设不力、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朱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但是,他也强调指出,“以人为本”不能完全等于“以民为本”,这是由于:一,人的范围要远大于人民,人道主义的基本内涵就是对全人类最广博、最普适的爱,因此“以民为本”不但应包括人民,还应囊括全人类;第二,“以民为本”的提法依然站在官本位的立场,有一种以俯视的姿态来关怀广大民众的意味。

在对与人性、人道主义等核心概念相关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进行具体论说之后,朱教授又站在理论的高度上阐释他对人性与人学问题的思考。这一部分的阐释不但是他整个讲座的核心部分,显示了朱教授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他提出,我们应该回到马克思主义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马克思继承并改造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提出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论点,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是站在普遍的、一般的人性,即人的族类性上来谈人道主义的。由此,朱教授对马克思的人道主义进行了两个层面的划分:一种是受近代启蒙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影响的人道主义;一种是相对于动物、自然界而言的使人之为人的人道主义,即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达到。在此基础上,朱教授以一种宏观的视野来审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观,深刻地揭示了人道主义的发展脉络:人在实践活动中生成为人——没有被异化的人的一般本性——私有制下人性的异化(一般本性的扭曲、丧失)——无产阶级推翻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一般人性复归,人们成为自由自觉的人。整个过程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条线索清晰、深刻,让在场师生听后受益匪浅,感悟良深,都被朱教授渊博的学术知识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所折服。

最后,同学们纷纷对朱教授的讲座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朱教授也分别给予耐心的回答,王诺老师也对朱教授讲座中几个精彩部分(如敏锐地把握到当前文学新的走向、对“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的区别、对马克思人道主义发展脉络的概括等)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赏。历时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宋妍、张海涛报道)



金沙990活动大厅

Copyright© 2023  金沙990活动大厅 - 澳门沙金官方网站官网入口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金沙990活动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