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由人文学院中文系主办,叶宝奎教授主持,同时出席报告会的还有我系李无未教授、曾良教授和钱奠香、叶玉英、陈明娥等几位老师。
关于上古汉语声母研究中的“复辅音”说,一直以来学界都存有不同的意见,大致可分成三派:一是赞成派,自19世纪末期西洋传教士艾约瑟(J.Edkins)始,至高本汉、林语堂、陈独秀、李方桂等均持此说。二是反对派,主要以西南大学刘又辛先生《古汉语复辅音说质疑》(1984)为代表。三是“中立派”,认为上古汉语有无复辅音,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以王力先生为代表。
孙先生以科学的历史观与系统观为指导,结合先秦两汉历史文献及现代语言学理论,对上古汉语特殊谐声声母出现特殊变化的大致时代进行大胆假设,一方面针对谐声问题的传统认识提出新的想法,另一方面,对“复辅音”的存在再次置疑。
孙先生认为传统谐声中的“相同相近”说法具有片面性,将谐声的问题简单化了,由于语音的演化,某些主谐字与被谐字的读音可能会相差甚远。例如“晾”,从京得声,语音相差较远。这可能是因为造字之初经历过“异读”的阶段,使得谐声发展演化出不同层次:
a1b1……
a <
a2b2……
通过对其读音产生分野的年代进行考溯,又可为上古声母的构拟提供一种较为可行可信的方法。如“翏”为/l/,而“谬”为/m/,“膠”为/k/,其实早在《诗经·风雨》就可见“膠”读/k/的情况,如下: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
风雨潇潇,鸡鸣膠膠。
上文的“膠”同“喈”都读作/k/,表示鸡叫的声音。由此,孙先生认为以往学者构拟的复辅音/mkl/若还原于《诗经》原文,是不好解释的。
孙先生在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反复强调历史观与系统观在汉语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其“上古汉语特殊谐声”的研究就很好地贯彻了这两个原则,这为我们上古汉语乃至汉语史的研究树立了良好的科学范式。
最后孙先生作出总结:“先秦至两汉时期的特殊谐声字,很有可能上古时就已经分化了,但其具体分化时代的考证,仍然是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