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炎教授厦大纵谈中西方建筑大特征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7日 访问次数:

 

     5月13日晚七点,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在人文学院101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名为《中国与西方建筑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的学术报告。讲座由王诺教授主持,李晓红、王烨、夏光武、杨慧等教师也一同参加了此次的学术活动。

    陈炎教授,现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员常务副院长、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曾与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了论文逾百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

    本次讲座历时2个多小时,陈炎教授用睿智风趣的语言和大量生动翔实的图片,从地域和时间两个维度上,让我们享受了一场异常雄伟壮丽且绵长深邃的建筑史的洗礼。陈教授首先从建筑材料入手,探讨为何西方建筑以石头为主,中国木头为主。他认为中西建筑的不同归根结底在于不同的文化语境。建筑本身是在特定的文化中存在的,不是孤立的。不同建筑承载不同文化,体现不同观念。在欣赏建筑之美时,除了从外在形态上,我们更要从文化角度欣赏。陈炎教授总结西方的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他们的古典建筑体现的是历时状态中的人与神的关系。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及中世纪后各个时代不同建筑呈现出的是西方人神关系的不断疏离。而中国的文化是儒家的宗法文化和世俗文化,所以中国古典建筑体现的是共时状态下人与人的身份等级。陈教授指出,中国古典建筑的是以屋顶为标志的,即飞檐。飞檐体现的是人的身份等级和地位。并且还以四合院为例,分析了儒家“尊卑有等,长幼有序”的人伦关系。随后,陈教授又对中西园林进行了比较。陈炎教授认为园林体现的都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说西方教堂体现西方人的宗教信仰,那么西方园林体现的是科学精神。西方的古典园林倾向于将自然几何化、图案化,体现的是一种征服和控制自然的观念。但中国的园林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园林建造重视因地制宜,体现的是道家哲学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自由,追求的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自然效果。

    在古典建筑之后,陈炎教授引领听众进入现代建筑。他认为现代建筑是最经济、最科学、最人性化的建筑,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用科学取代了文化,现代建筑也就成了失去个性的“火柴盒”建筑。再由此,人类走向了后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是对现代建筑标准化的一种反叛,追求的是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后现代建筑的精神追求是多元的、非规定性的、超越宗教与伦理。他们追求的是美学效果而非实用效果,因此在出现之初,总是遭人诟病的,但最后大部分都能因其建筑的独特之处而成为经典。陈教授在对中西建筑发表了独到见解后,提出了对现代建筑的期望,即在西方宗教文化和中国宗法文化衰落之后,我们人类如何实现主体性的回归,如何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努力。陈教授对中西建筑的文化因素和审美意味上的探讨,引发了我们许多思考。讲座之后,我院师生与陈炎教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最后,王诺教授对此次的学术活动进行了简要总结,讲座活动在持续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中文系谢媛报道)

   

 

 

 

 

 


 

文章录入:xwzumx    责任编辑:xwzumx 
  • 金沙990活动大厅

    Copyright© 2023  金沙990活动大厅 - 澳门沙金官方网站官网入口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金沙990活动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