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列讲座56] 张弘:关于比较文学的文学性与文化性

文章出处: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8日 访问次数:

中文系列讲座

报告题目:关于比较文学的文学性与文化性

报告人: 张弘教授

身份: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专业教授、博导

主持人: 夏光武副教授

时间:  2009522日(星期五)下午300
地点:  人文学院(南光一)320会议室

主办单位:金沙990活动大厅中文系

报告人简介:

张弘,浙江桐乡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校繁荣学术委员会委员,东方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包括中外文学关系史、比较文学理论、欧美文学史、西方美学、艺术哲学及文化批判。
主要研究成果:专著《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文学在英国》、《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临界的对垒——1989—1999学术文化论集》、《美之魅——20世纪前的西方艺术和审美沉思》、《我心中的缪斯——西方文学经典的现代解渎》、《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吴宓——理想的使者》等,译著《阐释学与文学》、《中世纪的知识分子》等四种,在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专著和论文曾分获教育部和上海市历届科研优秀成果奖及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


2009522下午,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张弘教授莅临我系,在夏光武副教授的主持下,以“比较文学的文化性与文学性”为主题,为我系师生提供了一场风趣幽默、精彩纷呈的讲座。

座谈会上,张弘老师首先分析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同时介绍比较文学的主要流派及这些流派发展至今呈现出的优缺点,从而引发了我们对比较文学比较机制以及比较根据的深层思考。张老师论述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真正意义上的纯文学已经消融在世俗文学之中,他接着对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理论探索,并且提出“纯文学只有在不纯当中得以体现”的观点。此外,张弘老师还提出了文学动态研究的视角,并指出文化的形成虽是历时的,但是在呈现方式上却是多元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文化研究的时候,一定要采用多元的视野,如此方可避免单一化与绝对化。

张老师的人格魅力激起现场师生踊跃地提问,然而时间有限,不得不结束这次讲座。会后,很多同学表示聆听张弘老师的座谈让人受益匪浅,体会到踏实做学问的专家风采。正如王诺老师总结时所说:“张老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颖的学术观点,而且他用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为我们诠释了比较文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撰文:王尚)


金沙990活动大厅

Copyright© 2023  金沙990活动大厅 - 澳门沙金官方网站官网入口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金沙990活动大厅